2018年11月29日下午14:30,金沙官网在人文小剧场举行了一次关于北川北川地震遗址现状调研报告会,本次报告是金沙2004路线js5老师带领五位学生在2018年11月5日一同前往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考察调研的成果汇报,由彭麦福老师带领调研小组广告学专业郝思迪、张弢、刘年同学对这次报告进行主讲,学班主任牛晓龙老师出席。
北川经历了十年前的5.12特大地震之后成为现如今全国遗址残留最大最完整的县城,郝思迪同学讲述了她第一次到达北川的所见所感,对比北川建筑地震前和地震后的样子,就建筑优势和建筑劣势做出了分析。从地震定义到灾区实景,从经济损失到人文亲情,她用一个个鲜活饱满感人肺腑的故事,颠覆了大家对地震的常态想象,也真正让同学们认识到了生命可贵人事无常。其中提到的北川中学,背后全是高山,当地震来临时,山体滑坡,大约有一千五百多人,全无生还可能。还有位学生的母亲每年都在旗杆下挂出为遇难儿子写的信,让大家再一次感受到生死在亲情面前显得是那样无助。之后介绍了参观北川地震局所看到的北川地震局的地震勘测技术的发展,采取对地球地脉波进行实时监测等措施,力争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找到震源并进行救援。
张弢同学宣讲的主题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亲自拍摄的视频开始,展示了一座美丽小城与它的陈年伤疤,满目萧然的老城与空旷寂静的新城,正值北川羌历年,在新北川巴拿恰(步行街)这条新北川最热闹的街上北川的老百姓们载歌载舞,跳锅庄,喝羌酒,一团和气融融。向大家展示了北川老百姓在灾后坚强的意志,欢声笑语下的血泪斑斑,逝者已逝,留给生者的回忆是禁忌是伤痛也是无处安放的怀念。纪念馆里,人们沉默,而那朵白菊花停止不曾绽放。
刘年同学为讲解了羌族文化,羌族遭受重大创伤。这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北川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最具代表性的羊头标志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羌绣,成为了震后余生者生计的来源和文化传承的根本,而羌绣的创新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到此,报告会圆满完成。
这次报告会,使同学们增加了对地震知识的见闻及对羌族文化的了解,更加明晰了本专业的功能与使命,强化了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文化与传播,不仅仅只是学习与扩散,而是崇德博智,扶危定倾。天灾固然无法阻止,人文的关怀却始终不能停止。同学们在这次报告之后深感生活如此美好,愿逝者安息,生者努力。
(撰稿:张超颖)